我们很高兴与大家分享最近发表的关于少林功夫历史和哲学的一系列见解 澳大利亚武术杂志,第 8 期。本系列将分为三部分,探讨少林寺历史和训练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方面,由少林寺的现任长期学生转述,并结合释行健大师的见解,由马林学院管理员 Lisa Guo 翻译:
“少林寺教授哪些拳法?”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我被问过无数次。人们常常以为少林武术是单一流派,有固定的课程,代代相传,从未间断。但事实远比这复杂,也更引人入胜。
作为马岭少林功夫学院的全日制学生,在中国乡村师从少林寺第32代传人,我有幸能够直接在少林寺的源头生活、练习和学习。这种独特的视角,加上师父的指导, 石行健校长(又名包大师)以及他的功夫师兄弟们,让我有机会领略到一些在寺院之外鲜为人知的真知灼见。本文中的许多想法都直接源自他们的教诲、故事和亲身经历——无论是在交谈中、训练中,还是在静静的茶歇中。
我们将一起深入探究少林功夫这个层次丰富、生动的体系。
少林不仅仅是一种流派,而是一种融合——一个鲜活的档案库、一座圣地、一个发源地,以及中国武术文化的交汇点。要理解少林寺的教学内容,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它在武术史上的地位。我们必须解读构成其身份的格言和哲学思想。我们必须探究内外兼修是如何相辅相成的,以及少林寺丰富的套路和兵器是如何构建、传承和不断演变的。
本系列分为三部分,首先解答武术界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少林寺究竟教授什么? 部分1 探索少林寺如何成为武术知识的中心枢纽,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天下武术,皆出少林。”既是隐喻,也是真理,也展现了中国各地的风格如何在其城墙内得到保存和转变。
天下武功皆出少林?你常听人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功夫独一无二。” 这话听起来很大胆,乍一听似乎难以置信。毕竟,中国幅员辽阔,武术传统数不胜数,各个地方的武术流派甚至比最古老的寺院记载还要古老。那么,这些武术怎么可能都起源于河南的一座山寺呢?
正如少林寺的许多特色一样,答案在于历史、哲学和功能的融合。这句名言并非旨在将其视为所有武术流派的字面谱系,而是对少林寺在保存、发展和传承武术知识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的证明。事实上,这句名言之所以重要,有多种解读和理由——每一种都植根于少林寺与其赖以成名的武术之间不同形式的相互依存关系。
在古代中国,每逢战乱时期,武术家们常常被征召入伍。技艺精湛的战士——无论是枪法、剑法还是拳法——对任何军队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但并非所有人都渴望上战场。有些人更希望保留自己的武学,担心一旦战死沙场,他们的武术风格也会随之消亡。
少林寺因其地处僻静的山间,宗教庇护,以及对戒律的重视,武林成为了一个避风港。它提供了一个中立的空间——远离宫廷政治和宗族纷争——来自中国各地的大师们可以在此隐居、修行和传授。这些大师并非终生出家,但他们将自己的体系传授给在寺院修行的弟子。如此一来,他们的技艺得以传承、分享,有时甚至有所转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林逐渐形成了风格、形式和技法的宝库,并随着每一代人的成长而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妙。
其中一些风格在寺院内保留了下来,另一些则经过融合、改良或重组,形成了我们如今所熟知的少林功夫。
并非每位大师都拥有在外界传承其完整体系的手段或空间。但在少林寺,他们找到了一个既有体系又有学生群体的环境,以传承他们的教诲。在这里,套路被整理,技巧被重新构建,原则被探讨、检验和完善。最终的成果并非单一的流派,而是一个鲜活的综合体——一个由众多传承构建的武术生态系统,被吸收并融入独特的少林体系。即使在今天,少林寺的修行者仍然接触到许多不同体系的元素。训练时间越长,就越能理解课程的多样性。这就是为什么在少林修行的人通常会发现,以后学习其他流派更容易——因为基础已经打好了。
一句古语清晰地表达了这种关系:“拳以寺名,寺以武显。” 拳以寺名,寺以武显。寺以武显武,武显武显荣耀。这是一种比品牌更深厚、比课程更悠久的纽带,一种相互提升的纽带。
少林寺的盛名并非仅仅源于其传承的武术流派之多,更在于其将这些流派发扬光大的方式。少林寺凭借其严谨的纪律、严明的架构和卓越的声誉,不仅传承了武术,也塑造了武术。
一些现在已经独立或与其他地区相关的风格曾经在寺庙中实践过。 太极虽然风格上有很大差异,但与寺庙的软拳法(即柔拳)有着共同的哲学根源。 咏春通常与中国南方有关,包括木人桩等训练工具,在少林寺也有发现。 象形拳 象形拳,即模仿鹰拳、虎拳、猴拳和醉拳等拳法,在寺内不断演绎。柔功,是太极拳和少林拳法的现代融合,至今仍被当代僧侣和大师所练习。
本质上,少林寺成为了武术知识的集中地,成为各种武术流派交流、融合和演变的场所。虽然这些流派最终传遍了中国乃至世界,但它们的踪迹往往都源于少林寺。
时至今日,许多人依然将少林寺视为中华武术的象征,而非仅仅将其视为传承、正统和鲜活传统的源泉。无论某种武术起源于少林,传承于少林,还是仅仅在少林的传承中流传,少林的影响力始终在武术界回荡。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究少林寺武术体系的内部结构。少林功夫究竟由什么构成?它的练习是如何分类的?它在体能、心智和能量的融合上又有何独特之处?
想要了解更多吗?看一看 部分2, 既广泛又深入的系统和 部分3, 少林拳法、套路和器械。如果您想支持该杂志,请在其网站上查看《澳大利亚武术杂志》(MAMA)第 8 期的数字版或印刷版(如果您居住在澳大利亚)。
MAMA 网站免责声明:我们 不会 因销售或分销而获得任何经济补偿 澳大利亚武术杂志,第 8 期, 其中包含参考文章。我们唯一的目的就是与读者分享我们对该出版物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