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优质种苗规模化繁育及林下种植技术产业化开发技术报告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13-07-26 点击次数:


  一、项目立项依据
  (一)项目产业化的目的意义
  蓝莓是多年生灌木,抗寒抗病,每年都开花结果,生物属性为浆果,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即可鲜食,又可加工,产品深受人们喜爱,市场供不应求。延寿县地处浅山区,具有丰富的野生浆果自然资源。浆果在延寿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现已成为延寿县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的优势产业。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种植浆果和树莓的品质老化、粗放种植、病虫害等问题制约着生产的发展,产品总量不多,产业发展不快。因此,有必要引进优良品种,采取示范种植么,模式化栽培,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示范样板和种植经验,以达到更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促进财政增收,增加出口创汇的目的,促进全县乃至全省蓝莓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延寿县人民政府2005年-2008年组织有关部门及相关专家对浆果产业进行了科学细致的调查和规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蓝莓农业生产治理为重点产业化进行扶持。近年来,延寿县的蓝莓产业有了长足进展。县委县政府制订了浆果发展战略,即发展以蓝莓为主的生产型农业,以优良种苗的引进、繁育和推广位突破口,以示范区为先导,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以速冻浆果为主打产品,产品以出口为主,内销为辅,把延寿县建成闻名的蓝莓产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财政、国家三个增收。
  本项目实施后,对于推动延寿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和改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延寿县有着优越的生态优势、突出的技术优势、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极大的增收潜力,实现蓝莓优质种苗规模化繁育及林下种植产业化项目,建立规模化生产技术体系,提升蓝莓产业品味,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化规模。
  1、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的需要
  蓝莓是多年生灌木,每亩地栽350株,需投入苗木等款1750元左右,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蓝莓的亩产量为500公斤,以每公斤售价20元计算,每亩毛收入可达10000元,生产成本约为5000元,纯收入可达5000元,大力发展浆果蓝莓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好项目。
  2、是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抢占国际市场的需要 
  我国弄产品出口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蓝莓是能够大量出口的农业产品,有很大的生产潜力,目前在全国仅有部分省少量栽植。延寿县的浆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有很好的销路,目前,蓝莓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根据世界蓝莓发展规律和中国蓝莓产业发展预测,中国蓝莓发展面积2万公顷为适度规模,要达到这一规模,至少需要20-30年世界,开发潜力巨大。须抓住机遇,扩大产量,提高产量,提高品质,抢占国际市场。
  3、是提高农业技术含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
  加快品种更新,扩大栽植面积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大浆果产业的发展,延寿县引进了国内外优质蓝莓品种,并试载成功。这些品种的特点是果实大、产量高、品质好、耐贮运。亩产量500公斤以上,果实含糖量在12%以上,增加了4个百分点,鲜果耐贮时间可达48小时,增加了6倍。
  4、是引导农民致富、发展县域经济的需要
  农民需要看到科技致富典型范例,建设蓝莓苗木繁育示范区是个必要的样板。从去年的栽植情况看,农民普遍不会栽植、不会管理、担心销路。传统栽植浆果和蓝莓的品种老化、粗放栽植、病虫害等问题制约着生产的发展,产品总量不多,产业发展不快,我县龙头企业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年加工量还不到生产能力10%,始终不能满负荷生产。通过建设蓝莓栽植示范区,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品种全部使用美登、芬蒂等优质品种,扩大栽植面积2800亩,增加农民收入2800万元,户均收入5000-10000元,同时为龙头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加工原料,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此促进农民、企业、财政三方增收。
  5、是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
  蓝莓果味酸甜适口,汁多,正成为城市高档消费果品,其营养价值已各方面专家的认可。蓝莓含有很多具有保健营养的成份和药用功能,主要有肉鞣化酸、花青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酮、纤维素、水杨酸等。
其他养分:含有果糖8%以上,有机酸2.3%以上。每百克鲜果中含维生素C16-62毫克、维生素E0.4-1.4毫克、维生素B1 0.1-0.02毫克、维生素B2 0.2-0.05毫克、维生素B5 0.03-0.05毫克、维生素P 526-750毫克、胡萝卜素 0.25-1.4毫克、总氨基酸1毫克以上,钾208-281毫克、钙30-36.4毫克。果实中还富含挥发性具有防腐作用的抗生素物质、V-氨基丁酸等抗衰老物质。树莓籽油中磷脂含量达2.7%,有抗氧化、防炎、防晒、滋润等功能,可以用在牙膏、洗发水、口红等化妆品中。
  综上所述,建设本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二、项目主要内容
  (一)项目的知识产权情况
  蓝莓产业化项目经过二年多的栽培、试验、研究、推广,形成了蓝莓栽培技术方案,并取得了较好各项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由于在蓝莓苗木越冬防寒上,苗木有一部分干枝,产量受到一些影响,蓝莓栽培技术方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该项目技术知识产权归延寿县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拥有。
  (二)项目现已产业规模
  1、全县建设蓝莓种苗繁育基地一处,面积117亩,建设喷灌、排涝的基础设施、育苗大棚、苗木繁育试验室。
  2、蓝莓深加工企业延寿县成德果蔬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形成年生产8000吨的蓝莓速冻果速冻车间和年生产1000吨蓝莓饮料的饮品车间。
  3、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技术培训,全县已有懂技术会管理的蓝莓栽培农民达2300余人,在400多个种植农户中,接近技术人员水平的有500多人,并在蓝莓种植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技术创新点
  1、通过推广高产栽培模式,使产出的蓝莓果实个头大、品质好、口感好,单位面积产量提高21.2%。
  2、林下种植蓝莓,充分利用广阔林下资源和荒山,既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又可节约更多的土地资源。为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空间。
  (四)解决技术瓶颈
  1、解决蓝莓组培快繁技术问题
  蓝莓产业化需要大量苗木,采用扦插繁育需要引进数量较多苗木,而且繁育苗木时间周期比较长,我们将采用蓝莓组培快繁技术,解决了蓝莓茎短新梢高效诱导,快速增殖,稳定成活的重要技术环节,达到了高效诱导外植体萌芽,快速进行新梢增殖和高质量保证幼苗成活的目的,可不受季节影响,可以实行工厂化繁育。
  2、解决林地酸碱度调整以及固定PH值的问题
蓝莓喜欢酸性土壤,是在所有果树当中要求土壤PJ值最低的一类,如果土壤PH值过高,施用硫磺粉和酸性草炭可降低到比较合适的范围,我省能够栽植蓝莓的山林地区土壤PH值偏高,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3、主要技术指标
  (1)果实:①果实个头大、品质好、口感好。
       ②果糖含量13%
       ③维生素C平均含量10mg/100g鲜果
       ④食物纤维含量4.5g/100g鲜果。
  (2)蓝莓种苗选用抗寒能力强的半高丛、矮丛种植,通过栽培法实验研究,解决无需要覆盖即可越冬或者简单覆盖即可越冬的问题,使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
  (3)蓝莓喜欢酸性土壤,是在所有果树当中要求土壤PH值最低的一类,如果土壤PH值过高,施用硫磺粉和酸性草炭等方法可降低到比较合适的范围,我国能够栽培蓝莓的地区多数土壤PH值偏高,需要进行土壤改良,PH值适应范围4.3-4.8.
  (4)蓝莓种植应是通风良好,利于生产,平底栽植,东西为行,株行距1.5×1.2米,坡地栽植横山为行,株行距1.5×1.2米,栽植是每穴一株,形成带状。
  (5)亩产512公斤,增产21.2%以上。
  三、项目实施过程与结果
  项目是采用引进、繁育优良种苗,通过改变传统栽培技术方式,采用已取得科研成果蓝莓高产栽培技术实现提高,增加总产,提高过果实品质,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蓝莓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为蓝莓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引进的优良品质
  北路:中熟品种,树体生产健壮,果实中大,圆形,鲜食口感好,可低于零下37度低温,适宜寒冷地区,通过模式化栽培,亩产500以上,
  (二)蓝莓种苗组培开繁技术
  蓝莓产业化需要大量苗木,采用扦插繁育需要引进数量较多苗木,需要繁育苗木时间周期比较长,我们将采用蓝莓组培快繁技术,解决了蓝莓茎段新梢高效诱导,快速增殖,稳定成活的重要技术环节,达到了高效诱导外植体萌芽,快速进行新梢增殖和高质量保证幼苗成活的目的,可不受季节影响,可实行工厂化繁育。
  (三)土壤PH值调解技术
  蓝莓喜欢酸性土壤,是在所有果树当中要求土壤PH值最低的一类。土壤PH值过高是限制蓝莓栽培的一个重要因素,PH值过高常造成缺铁缺绿,生长不良,产量降低甚至植株死亡。当PH值大于5.5时就需要才却措施降低。最常用的方法是施硫粉后或硫酸钴,但施粉后当年一般不起作用。将硫粉按计算,在暗棕色森林土壤上,每平方米15厘米后土降低1个单位PH值需施硫粉130克。其他类型土壤可参考此用量。如果施用硫酸铝,用量则为硫粉的6倍。除此之外,土壤掺入酸性草炭,施用酸性肥料,土壤覆盖锯末或蓝树皮等都有降低PH值的作用。如果硫粉和草炭混合使用则效果更佳。
  土壤PH值过低调节:当土壤PH值低于4.0时,由于重金属元素过量而造成中毒,使蓝莓生产不良甚至死亡。此时需要增加PH值,常用石灰进行调节。当土壤PH值为3.3时,每公顷施用石灰8吨可使PH值增至4.0以上,产量提高20%。
  改善土壤结构及增加有机质:土壤有机会含量低于5%时,由于土壤板结粘重,而蓝莓又为须根系,不利于根系发育,需要施有机质或河沙改善结构。常用锯末、草炭、蓝树皮或腐苔藓,定植时掺入土壤。
  (四)蓝莓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
  1、平地栽植东西为行,株行距1.5×1.2米;坡地栽植横山为行,株行距1.5×1.2米,栽植时没穴1株,形成带状扇形。
  2、林间管理技术
春季放暖后,将枝条及时修剪,然后进行追肥。亩施腐熟农家肥2;立方米,复合肥20公斤,搅拌均匀后在株丛基部20厘米处开沟施入。果实采收前进行除草。
  3、技术流程
  (1)林地选择与准备
  选址 整地 调整土壤PH值 模式化栽苗 肥水管理 修剪 林间管理。
蓝莓栽培范围较广,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址适宜种类和品种。北方冬季寒冷,干旱少雪易受霜冻地区不宜发展。林地坡度不宜超过1/10,土壤PH值4.0-5.5,最适宜范围4.3-4.8土壤有机含量8%-12%,至少不低于5%,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湿润但不积水。如果当地降雨量小时,需要充足水源,大面积的酸性沼泽地稍加改良即可成为蓝莓栽培理想土壤。
  (2)备好林地(深松挖好定植穴并施足底肥)株行距栽入种苗,加强林间管理(做好剪好枝条、松土、除草、追肥、灌溉),果实采收。
  四、项目技术成熟性及产品市场竞争分析
  (一)项目技术成熟性
  1、采用的成熟关键技术
蓝莓产业化需要大量苗木,采用扦插繁育需要引进数量较多苗木,而且繁育苗木时间周期比较长,我们将采用蓝莓组培快繁技术,解决了蓝莓茎段新梢高效诱导,快速增殖,稳定成活的重要技术环节,达到了高效诱导外植体萌芽,快速进行新梢增殖和高质量保证幼苗成活的目的,可不受季节影响,可以实行工厂化繁育。
  2、以攻克的关键技术
  (1)土壤PH值过高是限制蓝莓栽培的一个重要因素,PH值过高造成缺铁失绿,生长不良,产量降低甚至植株死亡。当PH值大于5.5时就需要采取措施降低。
  (2)经过试验,每亩施用硫磺粉8.6千克,土壤PH值由5.9降到5.0一下,方法是将硫磺粉撒入全员土壤上,翻滚15厘米混匀。
  (3)在土壤上覆盖锯末或蓝树皮,可同样将PH值将至适合的标准。
  (二)产品市场竞争分析
  市场概述:
  蓝靛果是其含有丰富的应用成分及保健药成份,已于1994年被欧美等发到国家列为高级滋补营养食品,是世界武大保健食品之一。广泛用于鲜食、鲜汁、果酱、鲜奶果拌、夹心食品等。近几年,北京、上海等涉及酒店也开始购货且数量很大,根据近十年来国际市场情况,可归纳一下几点:
  1、蓝莓果生产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生产成本过高。
  2、外商自2001年开始到我国大量购物,但是由于以前我国对该果的开发认识不够,该果年产量只占外商所需要的10%左右。
  3、法国的SVG、德国的爱斯雷奔、英国的思维佳、比利时的莫克、美国的沃玛、加拿大的利奥等国际大型果品经销商,每年购货量在3万吨以上,今年又有日本的黑五本铺、香港泰华等前来谈合作开发事宜,所需量也在万吨以上,但我国仅能供货8000吨左右。
  4、今年国内一些企业(如汇源、天维康、华润)也开始购货,用于其生产高档商品,需求量在10000吨以上。
  5、该项目应及时抓住机遇,尽快实施,形成产业规模,与国内外商家建立长远的供求关系。
竞争优势分析:
  1、自然资源优势
  延寿县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张广才岭西麓,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凉,夏季昼夜温差大,呈独特的山区小区域气候。由于冬季寒冷,无霜期短,使得许多果树品种不能栽培或者栽培困难。但这些小浆果类树具有极强的抗寒、抗旱和耐瘠薄能力,可以抵抗零下30摄氏度甚至零下40摄氏度以下低温。在东北地区栽培可以露地越冬或者略加防寒即可越冬,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栽植蓝莓的自然条件,适应延寿及周边地区发展,有利于大面积推广。
  2、技术人才优势
  悠长的栽培历史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栽培经验的技术人才。目前,全国已有懂技术会管理的浆果栽培农民2000余人,400多户种植农户中,接近技术员水平的有500多人。
  3、产业发展优势
  延寿县2005年通过引联、招商引资等方式,投资兴建了承德果蔬食品有限公司。公司经过几年建设发展,拥有生产冷库3600平方米、机房600平方米、凉水池450平方米、速冻车间1200平方米、包装车间700平方米、单体速冻机6吨/时、压缩机12台、冷却机、塔6套、运输机、筛果机8套、蓝莓果专业化验、检验仪器设备,年生产能力达到加工蓝莓果8000吨。蓝莓生产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我县是农业县份,富余劳动力多,随着中国加入WTO,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产业。因此,在我先浆果生产可以充分发挥劳动力廉价的优势,以低成本、优质的产品参入国际市场竞争,出口创汇。目前,延寿县蓝莓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带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三位一体的发展县域经济重要产业。
  实施保证条件:
  1、具有优良种苗的繁育设施及技术力量,可为示范及大面积推广提供足够的优良种苗。
  2、经多年研究总结形成的蓝莓高产栽模式和管理经验,可为本项目提供技术上的保证。
  3、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园艺分院所为技术依托,为本项目的实施培训技术及管理人才。
  4、有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及财政部门、农业开发、扶贫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蓝莓必将成为我县实施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支柱产业,县里成立了专门机构主抓蓝莓产业,为实施本项目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确保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六、环境保护措施
  蓝莓是多年生植物,其发达的根系有很好的防风固土作用,同时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大面积栽培形成的绿地可起到很好的绿化作用,又可净化空气,有很好的生态效应。因而,该项目的实施市项很好的生态产业,是实施生态农业的高效产业。
  该项目的实施不存在任何环境污染的问题,是一项有利于保护的项目。
  七、存在的问题、建议及解决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蓝莓种植上有个别农户没有严格按照蓝莓栽培技术方法操作,在对栽植地块的土壤调酸PH值的调解上,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土壤改良。二是我县是个农业县份,经济基础薄弱,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受自然灾害的制约和影响比较严重,特别是遇到春旱,蓝莓栽植少部分地块浇水比较困难。
  (二)、解决方案
  1、加强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更多科技种田知识,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
  2、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逐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确保在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丰产丰收。
  蓝莓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县蓝莓种植、深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随着蓝莓产品的畅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蓝莓的种植面积将继续扩大,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达到富民强县。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抓住这次富民强县项目实施的发展机遇,促进延寿县蓝莓产业的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进一步提高区域优势作物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信息来源:英国bet365官网苗圃管理员 | 责任编辑:英国bet365官网苗圃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