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狼烟,飞鸽传书,古代的通信方式远不止这些

烽火狼烟,飞鸽传书,古代的通信方式远不止这些

三、鱼传尺素

鱼传尺素,也是一种古人传递消息的方式。古代的书信用绢帛书写,绢帛通常长一尺,成为尺素。而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刻成鱼形的信匣子中,美观而又方便携带。这就是为什么说“鱼传尺素”名字的由来。现在“鱼传尺素”作为一则成语,就是指传递书信。

四、风筝

风筝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已2000多年。在古时风筝也被人们作为传递信息的方式之一。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的地道的距离。

关于风筝传递消息的正史记载见于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侯景之乱”。据《南史?列传?卷八十》记载:“既而中外断绝,有羊车儿献计,作纸鸦系以长绳,藏敕于中。简文出太极殿前,因西北风而放,冀得书达”。这里的“纸鸦”就是古时的风筝。说的是在梁武帝萧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时,侯景作乱,梁武帝被侯景围困,城墙被包围。梁武帝曾命人放风筝向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从此也衰微灭亡。

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才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五、驿站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周朝就设有邮驿传递军事情报。至汉朝每30里置驿,由太尉执掌。唐朝邮驿设遍全国,分为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三种,驿站设有驿舍,中央由兵部驾部郎中管辖,各县由县令兼理驿事。杜牧的《过华清宫》就写的是由驿站运送杨贵妃喜欢吃的荔枝的事。宋朝驿卒由兵卒担任,规模不如唐朝。沈括的《梦溪笔谈》说:“驿传旧有步、马、急递三等,急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用之”。到了元明清,中央都加强就驿站的建设,使驿站传递消息的制度更加完善。

六、竹筒传书

竹筒传书,就是用将写好的书信放在竹筒里,然后将竹筒放在河流里让其顺流而下。最早关于竹筒传书的记载是在隋文帝开皇十一年,杨素手下的行军总管史万岁因交通的阻绝和信息的不畅而无法与大部队取得联系,于是把写好的战事报告装进一节竹子里,封好后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最后幸运地被人发现,报告给了杨素,杨素由此知晓了史万岁的情况。竹筒传书也因此被后人沿用。

除了上述这些,古人的通信方式还有黄耳传书、击鼓传信等等,总之,古人的通信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好了,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关注我,之后会继续分享历史方面的知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相关推荐

三星J7108性价比评测(探索三星J7108性价比的优势与不足)
蚂蚁借呗借钱全攻略:申请、利息、注意事项一文详解
金属大师教学(让我奴役你的灵魂 LOL金属大师攻略)
下载旧版本彩票365软件

金属大师教学(让我奴役你的灵魂 LOL金属大师攻略)

📅 07-12 👀 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