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银中杨硬枝扦插育苗技术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13-07-26 点击次数:


内容简介:摘 要 本文通过对银中杨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就如何提高其硬枝扦插育苗成活率、及育苗方法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 银中杨 遗传特性 扦插育苗技术

  银中杨是银白杨与中东杨通过人工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雄性无絮品种,具有树形美观、速生、抗病虫能力强、耐寒、耐瘠薄等优良特性。在生长指标上,显著超过小黑杨等其它杨树品种。是目前黑龙江省城乡绿化,营造商品林、生态公益林的优良树种。
  1.插穗生根类型与成活率之间的关系
  插穗能否成活关键在于产生不定根的难易程度。生根的难易又与生根类型有关,银中杨是以"愈伤组织生根为主"的杨树品种。其特点是生根需要较长的时间,原因一是形成愈伤组织要有足够的形成愈伤组织的营养物质。二是要合成生根物质以诱导根原始体分化。三是需一定的生根物质,使根原始体生长并长成不定根。有资料显示银中杨愈伤组织产生不定根需要30~40天,45天以后才能稳定成活。由于发根期较长,发芽与生根不同步,当位于插穗上端的休眠芽得到适当温度开始萌动,而插穗下端不能及时形成愈伤组织,即使形成了愈伤组织也不能很快长出新根。这一时期,插穗萌动主要依靠母体内的营养和从基部切口、皮部吸收水分和养分以维持插穗自养期的正常代谢。由于插穗内部贮藏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当插穗抽出新枝时,出现水分和养分的供需矛盾,幼苗由于水分蒸腾和营养缺乏而枯萎死亡,即生产中常见的"假活"现象。
  相比之下小黑杨、垂柳、旱柳等以"皮部生根为主要类型"的树种,不定根主要从皮部长出,插穗下切口没有或仅有很少的愈伤组织。皮部根原始体大多是在枝条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有的是插穗采取后在贮藏过程中或药剂处理后扦插前形成的。它是由枝条内木质部最宽髓射线与形成层结合点的细胞经分裂、分化而形成。当插穗扦插后,在适宜条件下,根原始体继续生长、发育、最后突破皮部长出。
  2002年5月延寿县国营苗圃曾采用种穗"温床催根处理方法"对"银中杨" "小黑杨"、"钻成蛾"三个杨树品种的生根能力进行了对比实验。其方法:在苗圃换床区,挖掘宽100厘米、深20-25厘米的低床。床底部撒4~6厘米一层中粒新河砂。将各1000穗"银中杨"、 小黑杨"、"钻成蛾"种穗按每百穗一捆,大头朝下排列与床内、上覆4厘米厚的河沙然后喷水,湿度保持在60%以上。白天覆盖塑料薄膜,夜间盖草帘,昼夜温差控制在10~25℃,20天后观察,"小黑杨"、"钻成蛾"两个品种距插穗底端2厘米以下可以看到皮部皮孔内生出大量的不定根,插穗下切口也出现少量的愈伤组织。而银中杨只表现出在下切口出现大量愈合组织少见不定根。这一现象说明在同一时期同一方法催芽条件下,在生根难易程度上"银中杨"的生根期明显长于"小黑杨"、"钻成蛾"等杨树品种。
  2.扦插育苗技术
  2.1  选择育苗地
  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疏松、无病虫害的地方。不宜在低洼易涝,粘重或地下水位过高的土壤上育苗。
  2.2  整地、施肥、作垄
  圃地要深翻整细,一般秋翻深度20-30cm以上,做到翻、耙、压结合。当年插条育苗地追施化肥或人粪尿,肥效反应很不明显,应结合整地以腐熟的农家肥做底肥,每亩均匀施入5000-10000公斤。一般在整地时施入总施肥量的一半,起垄时再施入另一半,达到层层有粪肥,便于苗木吸收。
  2.3 采条与储藏
  在深秋树木落叶后,早春树液流动之前采集种纯、健壮、无损伤、无病虫害、生根和发芽能力强且木质化程度好的一年生萌条作为种条。采集的萌条不能立即剪穗扦插时,应采取窖藏法和露天埋藏法储藏保管以免萌条风干。
  2.4  插穗的采集与保管
  插穗长短对成活率影响较大,插穗长下端断面愈伤组织形成得慢,相反插穗越短,下端断面愈伤组织形成得越快。我省一般在4月初开始剪穗,穗长10-15㎝,穗粗0.8-2.6㎝。每个插穗要有3-4个健全芽苞,上、下切口要光滑,不可劈裂或破皮,上端切口剪平,与插穗最上一个芽的距离保持1㎝左右,下切口要剪成马耳形。插穗剪好不立即扦插的,以100穗1捆捆扎好,放入苗木窖,用干净湿润的河砂埋藏,窖内温度保持在0℃以下。在没有贮藏条件的地方,可选择房屋背风阴凉处挖埋藏沟,底部铺10cm细湿砂,插穗剪口平面向上,每摆放一层要盖一层湿砂子,高度最高不能超过1.5m,防止发烧,最顶层盖10cm以上的湿砂。为避免在扦插前插穗升温,周围一定要封严,定期检查,防止失水风干或由于天气气温上升出芽、发热霉烂。
  2.5 插穗催芽处理方法
  资料显示银中杨常规扦插育苗成活率在30%左右。生产中必须对插穗进行催芽处理。生产中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1.化学药剂处理法(扦插前用0.05%─ 0.1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插穗12h),物理方式处理法(扦插前将插穗浸入清水中12h-48h),植物激素处理法(扦插前将插穗4厘米以下部位浸泡在50-200ppm低浓度ABT生根粉溶液中2h)。
  2003年我们曾用上述三种方法对银中杨插穗进行催芽对比实验。结果显示用化学药剂、物理方法处理过的插穗成活率在52%-60%,而用植物激素处理过的插穗成活率达到87%以上。原因是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有利于休眠枝内抑制物质的洗脱、有促进有机物的新陈代谢及其在插穗下部的积累,提高了插穗生根的速度。
  3、扦插作业
  当气温达到12℃-16℃,土壤温度稳定在8℃-11℃且土壤解冻到15cm时及时扦插。以垄作为例,扦插行距60-70 cm、株距10cm,扦插时下切口垂直插在垄上,上切口与垄保持水平。扦插前将苗圃地灌透底水,使土壤软化,防止扦插时擦伤插穗表皮。扦插时要注意防止劈头,伤芽、折断,要做到深浅一致,不偏插、不重插、不倒插、不串皮插,插后要踏实勿使插穗在土壤中悬空。扦插后侧方灌透底水,使土壤与插穗接触紧密。
  4、扦插后的田间管理
  4.1苗期管理
  插穗扦插后至5月下旬先后进入"休眠芽萌生期"和"生长停滞期"这时插穗上的休眠芽开始萌发,长出嫩枝但还未生根,为了给插穗生根创造有利环境,扦插后要灌两次透水,以保证土壤水分充足。灌水时严防大水冲苗、淹苗,每次灌水后及时松土,以增温保墒。6月初苗木进入速生期,这期间随着地上部分生长加快,地下部分逐渐形成强大根系,从而又促进了地上部分的迅速增长。表现出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强,需水需肥量大,其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90%以上,这时影响苗木生长的主要因素为水分和养分。管理要以适量灌水为中心,并注意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入秋后随着气温的降低,树叶逐渐变黄脱落,苗木进入休眠期,为促进苗木木质化应停止灌水。
  4.2 防止冻拔害
  春季插条后,经过灌水,土壤湿度增加,当遇零下低温天气,土壤冻结,插穗被冻起,下面切口离开底土,失水干燥,不能产生愈伤组织,将降低成活率,应及时按下。
  4.3 摘除萌芽:
  在苗木生长期要及时进行"摘芽",做到摘小、摘早、摘了,以控制侧枝生长。摘芽时要防止撕裂树皮,在整个生长期,摘芽次数应在6次以上。
  4.4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病害有叶锈病、烂皮病和灰斑病,以烂皮病危害最重。叶部害虫有杨毒蛾、白杨透翅蛾、杨银潜夜蛾等。主要防治措施:1、严格把好苗木检疫关,严禁有病虫害的苗木调入、调出。2、要加强苗木的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抵御病虫害的侵入。3、应用化学方法及时进行防治。

 

信息来源:英国bet365官网苗圃管理员 | 责任编辑:英国bet365官网苗圃管理员